
外媒報道稱,富士康未履行創造就業的投資承諾。(圖片來源于“路透社”) 華夏經緯網10月20日訊:綜合媒體消息,近日富士康在美國建廠一事再起波瀾,有媒體報道稱,其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建廠并申請租稅減免遭官方拒絕。鴻海創辦人郭臺銘昨日發布英文聲明稿強調,即使市場環境與疫情改變集團擴張時間表,打亂當地制造計劃,但是對于威州承諾沒改變,將繼續替當地創造更多工作與投資機會。 鴻海申請租稅抵減被“打回票”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,負責監督該交易的威斯康星州經濟發展公司(WEDC)以富士康沒有履行原合同中描述的10.5代LCD工廠項目為由,拒絕向富士康提供稅收補貼。WEDC的數據顯示,富士康只雇傭了281名有資格享受稅收抵免的員工,只進行了3億美元的資本支出,遠沒有實現富士康與該州政府簽署的合同中設定的目標。而根據當初的協議,鴻海(富士康)必須在2019年底之前投資33億美元,并創造2,080個全職工作職位。 消息稱,美國威州政府以鴻!巴取蓖顿Y案未依合約進行,將鴻海申請的租稅抵減“打回票”,讓威州投資案爭議再度浮上臺面。鴻海原本預定,在美國設廠,可以獲得美國政府30億美元補貼,并在近期提出了申請,雖然鴻海才僅僅投資了3億美元。很快就被美國州政府駁回,拒絕給予任何政府補償。州政府認為,投資3億美元,卻要申請30億美元補貼,“簡直過分”。 據國外媒體報道(The Verge網站),鴻海并未履行美國威斯康辛州的投資承諾,其中LCD面板工廠只不過是一個空殼;員工并無事可做,鴻海以雇用員工的數字來達到取得威州政府補貼的要求;此外鴻海近日也變更工廠建筑物的使用目的,從制造改為倉儲。 鴻海集團昨天發出聲明,駁斥雇用員工僅是為取得補助的說法,指出近期已雇用550名員工,其中90%是威州當地居民,過去3年來,鴻海在當地公司投資規模已達7.5億美元,期間并未取得威斯康辛州經濟發展公司(WEDC)任何補貼;此外有將近2400名的建筑工人從嚴寒冬季到酷熱夏季,不間斷地參與當地廠區建設工程。 威州選民對鴻海投資案的不滿 鴻海的威州投資案,經過廣泛報道,已經把鴻海推入很多美國媒體的負面報道,這個項目,已經成為“美國史上名聲最壞、影響最差的投資補貼項目!痹擁椖吭洷幻绹偨y特朗普吹噓為“世界第八奇景”,然而兩年后的進度,卻令人大失所望,甚至有媒體指該項目的失敗“威脅到特朗普連任之路! 為什么這樣說呢?因為威州在大選之中對特朗普很重要。2016年特朗普由于在威州的險勝,幫助他拿下這個著名的搖擺州,驚險地入主白宮。 而如今,現任威州州長,已經換由民主黨籍的Tony Evers擔任,他之所以競選時能打敗共和黨的競爭對手Scott Walker,就是威州選民對鴻海投資案的不滿,幫了大忙。威州選民對鴻海投資案的不滿,會最后影響到美國總統大選么?拭目以待! 2017年7月,富士康宣布四年內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,建造大尺寸的LCD面板廠。但是從近年發展來看,建廠并不順利,產線高成本、缺少成熟的產業工人始終是難題,去年也出現過補貼協商的問題,接下來如何解題,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。
責任編輯:李欣 |